受邀撰写关于第 34 届圣保罗艺术双年展的建筑设计,这让我们反思了围绕它的工作过程,并重新审视了我们对此次活动策展提案的理解——其目的是讨论事物之间的关系,不仅仅是事物本身。这个讨论围绕以对话或调解的可能性,作为与外世界产生联系的一种方式。
当我们思考这次双年展内展览涉及的主要问题之一,这个中介关系的意义愈发深刻了。这个问题聚焦在该展馆建筑的规模其巨大的尺寸——这个展馆是1954 年巴西圣保罗市第四个百年庆典的一部分,用作工业宫。这座长250米、宽50米的展馆具有城市维度,由一系列延展的水平面组成。这些平面由规则的柱网构成,并通过坡道连接。展馆建筑通过其宽敞的三层通高的底层与周围的公园融为一体。这些特点导向了一个全新的且更受欢迎的建筑特色:以前用作放置圣保罗当代美术馆(MAC USP)收藏品的三楼被清空了。现在的三层完全处于开放平面,同时突出其中的一个会场。
基于这些基础想法的考量,我们认为以游客为指导原则,在艺术品、展馆和公园之间建立关系会很有趣。更准确地说,我们的目标是通过建筑,去创造使这些关系能以一种平衡且协调的方式发生的条件。为了实现这个目标,于是我们产生了中等规模的创建的想法,以发挥这一作用。为了实现这一设计理念的同时,我们也把展馆想象成一个城市,并把他的楼层空间想象成不同的城市街区。根据我们的想象,分布在建筑内部不同平面上分布的建筑物或画廊,具有不同程度的空间遏制、视觉渗透和照明控制的能力。画廊划分出一系列的内部展览空间,在形式和材料上交替变化,并且室内可以根据每位艺术家的需求灵活地用于布置。进一步的详细精确的展览设计由 Metrópole Arquitetos Associados 开发。
与旁边公园对应的透明玻璃幕墙侧呼应,我们想象了画廊使用的是轻质的预制材料建造,并结合层压木材的支撑框架和由各种材料制成的隔断。除了建立一个不同于原来建筑的承载性质外,选择基于工业化组件的系统可以在前期更快、更轻松地进行装配,并在撤展后期仍可提供更多材料再利用的可能性。
对于用于制作隔断的“表皮”,我们的选择包括了一种黄麻织物、高分子聚碳酸酯板、以及胶合板。黄麻织物既可以让空气和光线通过,又可以作为空气中有机物的精致过滤器。高分子聚碳酸酯板,形成了一个带有漫射照明的空间,并模糊了人的视线及其连续性。胶合板,使环境更加内省和可控。最后,如巴西建筑师奥斯卡 尼迈耶(Oscar Niemeyer)最初提出的恢复底层开开放,展览的入口集中在它的西北面,靠近大帐篷。入口以其巨大的投影和宽阔的天花板高度,仿佛是帐篷本身的延伸。入口强化了建筑的城市特色的同时,也作为展馆的公共接待处,并提供行李寄存、书店和教育空间,寻求城市公园和建筑展览之间更好的融合。
翻译:张中菁